又來和大家分享翻譯的資料囉,提供大家參考看看,多看看多比較各方面的資料也是很棒的喔!
獸醫師Dr. Karen Becker在此連結的文章及影片中,談到為何無需害怕餵食貓狗生肉、對於寄生蟲和細菌的看法,也認為提供貓狗這樣天然的食物能夠使牠們受益。
下文為翻譯內容:
生肉:這種可能被您獸醫師詆毀的健康"寵物"飲食
(Raw Meat: The Completely Healthy "Pet" Diet Your Vet Probably Vilifies)
作者:獸醫師Dr. Karen Becker
今天我想討論為什麼狗和貓可以,而且也應該吃生肉的原因。
“我的天啊! 妳餵寵物吃生肉?” 這是客人來我家作客時最常出現的對話,他們對此感到驚嚇….另外,在我的天然寵物動物門診中,一些已開始或想要餵食寵物生食的飼主,也時常與他們的獸醫師爭論有關貓狗生食。
關於生食的爭論對我來說沒有很大的意義。狗和貓獵捕其他動物、食用生肉,已長達幾千年。
直到今日,當貓在穀倉中捕殺老鼠,沒有人認為這樣是毒害貓。當狗發現一窩幼兔、咬在嘴裡,農民也不會認為這是毒害。在這些情況下,沒有人會作嘔或說 ”噢,我的天哪!我的寵物竟然在吃生肉!”。
事實上,貓和狗的生理構造是為了食用生肉而設計。牠們的身體已適應,並能夠處理生的、活的食物。
一、速食對寵物來說也是不好的
第一袋商業寵物食品大約是一百年前開始在市場上出現。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經處理的商業狗貓食物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
但是,您寵物的消化道在這數百年中還沒有進化至能夠完全處理好這些以乾飼料為主的食物 – 並且它永遠不會。
幸運的是,狗和貓的身體有令人驚訝的適應調節能力,能夠處理這些非生物適當性(biologically appropriate)的食物,而且幾乎都很喜歡乾飼料。不幸的是,這種適應能力已導致了在獸醫界“飲食虐待(dietary abuse)”的情形。
商業寵物食品 - 特別是袋裝乾飼料- 是如此的方便,大部分獸醫都推薦給予寵物乾飼料。這種經加工後的貓狗食使用方便、便宜,而且也無需花時間準備和清理。你只要將袋裝乾飼料放在儲藏室,吃飯時間舀出一部分在寵物的盤子中,就大功告成了。
由於商業寵物食品已經如此成功上市(畢竟商業貓糧和狗糧產品的市值是高達數百萬美元的產業),並且因為寵物的身體能夠適應調節而生存,如果我們不持續尋求進步成長,我們將會麻痺而滿於現狀地繼續餵食我們寶貴的寵物夥伴這些食物。
大部分獸醫學生沒有在獸醫課程中學習有關物種適當性(species-appropriate) 的寵物飲食。他們唯一討論的食物是經加工的商業寵物食品配方。
許多獸醫認為餵生(活)的食物是不合適的。如果一個客戶向獸醫詢問生食,獸醫會問,為什麼你不乾脆餵你的貓一般貓糧,拜託你好不好?為什麼你要自製食物?為什麼你要餵生(活)的食物?
這並不需要太多的研究來揭露這個事實,貓和狗的生理機制是被設計用來吃活的食物(living foods)-未加工的、生的、營養的食物。餵食商業寵物配方有點像是決定只給你的孩子吃代餐棒(meal replacement bars)來維持健康。沒有真正的食物,只吃代餐棒。
代餐棒,現在看起來是好的,但理智的家長不會認為養育孩子只需要餵食代餐棒。然而,這正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當我們只餵寵物吃商業加工的食品。
提供寵物生(活)的食物是必須的,有利於整體免疫系統和器官功能。
二、殺滅寄生蟲
大多數人似乎視寄生蟲為生食的最大問題。
寄生蟲 - 蛔蟲、鉤蟲、絛蟲 - 都是藉由食物鏈而存活在動物的腸道中。
寄生蟲大多存在於動物的腸道內,我們不會餵食寵物腸道!如果你買市售的商業生食,你不會在成分表中看到腸道,因為腸道內含有寄生蟲。
若你為貓狗自製生食,請不要使用腸道來製作寵物生食。絕對不要餵胃、小腸和大腸。我們必須捨棄這些部位,因為寄生蟲會大量藏匿在這些部位。
肌肉 (Muscle meat) – 通常使用這部分的肉製作生食 – 肌肉通常不含有寄生蟲,除非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寄生蟲由消化道(腸道)進入到肌肉部位。
有些寄生蟲,如弓漿蟲,會存在於肌肉組織中,可能會讓你的寵物生病,這就是為什麼建議您在餵食貓狗生肉前,應該先冷凍至少三天以殺滅寄生蟲。
生肉在餵食寵物前必須先冷凍至少三天(類似生魚片冷凍殺滅寄生蟲的方式),並且不餵食獵物的消化道,這樣能夠成功地避免因餵食貓狗生肉而感染寄生蟲。
(附註:一般冷凍殺滅寄生蟲的建議條件是攝氏-20度以下冷凍至少7天)
三、沙門氏菌與您的寵物
第二個關於生食最常見的問題是有關沙門氏菌。
重要的是,要了解沙門氏菌或任何其他潛在的致病細菌污染是確實存在的。這是生活中的事實。
沙門氏菌是大多數商業寵物乾飼料回收的原因(人類食物也是如此)。當沙門氏菌汙染爆發時,便會污染此食物鏈。
沙門氏菌包含1800種血清型的革蘭氏陰性菌。這種細菌存在於許多種哺乳動物。在貓狗中最常見的細菌為鼠傷寒沙門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我想引用一篇於獸醫資訊網站(VIN)的文章,此文章題目為”彎曲桿菌和沙門氏菌對於貓狗腹瀉的相關性:何時治療?”,此篇文章的作者是獸醫師 Stanley L. Marks, BVSc, PhD, DACVIM(內科,腫瘤科)來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DACVN:
“貓狗因細菌(如梭狀芽孢桿菌和沙門氏菌)引起的腹瀉或生病的臨床症狀,由於腸道原本就存在著這些正常菌群,而使得其臨床意義變得模糊。主要引起狗和貓腹瀉的腸道致病菌為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難辨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空腸彎曲菌(Campylobacter)和沙門氏菌(Salmonella)。
獸醫難以透過分析小動物體內的病原菌來診斷疑似細菌引起的相關腹瀉,因為腹瀉和非腹瀉動物體內的病原性細菌分佈是相似的,並且因為細菌相關的腹瀉發生率變異性很高,對此獸醫面臨左右為難的情況。沙門氏菌普遍皆存在於健康以及需要治療的貓狗身上。"
簡而言之,也就是說,貓狗的消化道中存在沙門氏菌 – 表示沙門氏菌對貓狗來說並非未知的外來入侵者,而是牠們身體能處理的部分。
如果你熟悉爬蟲類動物,其也有類似情形。爬蟲類動物的腸道內也自然地存在著沙門氏菌。
在一篇獸醫師Rhea V. Morgan DVM, DACVIM, DACVO 所著的文章中,這位獸醫提到沙門氏菌造成病症的原因:
“提高沙門氏菌引起臨床症狀可能性的因素包括:動物的年齡、營養不良、癌症或腫瘤、其他併發的疾病和壓力、抗生素、化療或糖皮質激素(這是類固醇治療的用藥)“。
重要的是,無論你是餵食生食或加工過的食品,這些有潛在有害的細菌都已經存在於您寵物的消化道內了。換句話說,您寵物體內已經被”汙染”沙門氏菌了。
這些細菌可能在你我(人類)身上會造成明顯病症,但貓狗的生理構造能夠處理這些食物中的細菌。由於貓狗自然的機制是捕殺獵物後立刻吃掉,所以牠們的身體有足夠能力應付這些眾多、熟悉又陌生的細菌。
貓狗的胃部環境是強酸性的,其pH值約1~2.5。沒有什麼(包含細菌和寄生蟲)可以在這種強酸環境下生存 – 這種天然機制的存在,是為了確保您寵物食用受污染的生肉及其他食物之安全性。
除了胃酸以外,貓狗體內也能自然地分泌大量膽汁。膽汁能夠對抗寄生蟲和其它病原體。因此,若有潛在危害無法藉由胃酸來處理,膽汁也能夠輔以作用。而您的寵物也能夠分泌強大的胰腺酶來幫助分解和消化食物。
四、使您寵物的消化道處於良好狀態
以下幾點方式,能幫助維持您寵物的消化系統強建、足以應付細菌、有助整體免疫功能:
1.給予貓狗本身應該吃的、種適當性的食物( species-appropriate diet),能夠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素食動物應該吃素食,而屬於肉食動物的貓狗應給予以肉為主的食物,這是很重要的。
2.盡量減少藥物的用量,例如抗生素。可於抗生素治療期間和之後補充益生菌。每日補充益生菌(daily probiotic)也能有助維持貓狗腸道中好菌與壞菌的平衡,這是個好主意。
3.補充品質良好的消化酵素,能幫助消化,使貓狗從食物中得到充分營養。
提供貓狗營養均衡且物種適當性的飲食、健康的生活方式、補充益生菌和酵素,能夠提供營養,並有助貓狗的免疫功能、提升整體活力。
直接對比目前主流的高度加工、含有副產物、化學物質和穀物的商業寵物食品,當您越早為貓狗轉換為物種適當性的食物,牠們便能越快充滿健康和活力。
**重要提醒:
1.年幼、衰老、重病等抵抗力差的動物仍須小心細菌問題,畢竟細菌造成的貓狗疾症及死亡情形都多所聽聞。
2.蘇菁菁書中也不建議年幼、衰老、重病等抵抗力差的貓狗食用細菌量多的生食。
3.若家中有童、老人家等抵抗力差者或孕婦也要多注意細菌和寄生蟲問題。
4.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生熟食,可能含有大量細菌及寄生蟲。
5.務必注意營養衡完整
生食雖然有其優點,但是還是要記得依照食譜製作營養均衡的食物,否則也有很多例子是吃了營養不完全的生食而生病甚至致死的喔!
吃營養不完全的生食而使貓咪生病的例子:
http://healthypets.mercola.com/sites/healthypets/archive/2012/06/06/raw-food-diet-of-pets.aspx
吃營養不完全的生食而使貓咪猝死的例子:
http://www.vetmed.ucdavis.edu/ccah/local-assets/pdfs/Role_of_diet_feline%20health_Glasgow.pdf
還有刷牙也是很重要的,吃生食也是要刷牙才會牙齒亮晶晶、美麗亮如新、減少牙結石嘿~~
圖片來源:https://www.rover.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13/11/raw-food-diet-for-dogs.jpg